一个保洁阿姨,竟然成了间谍?这事儿听着跟电视剧似的,还真发生了。
别急着喊“我的老天鹅啊”,这事儿没那么玄乎,但也值得说道说道。这位阿姨可不是被逼无奈,而是主动联系了境外机构,出卖情报换钱。
很多人一听,立马就觉得是劳务派遣的锅,管理不严,漏洞百出。这么说吧,有点道理,但抓不住重点。重点是“主动”俩字,这阿姨可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,她心里明镜似的,知道自己在哪儿上班,也知道自己不起眼的身份反而是块金字招牌。
以前总觉得,保洁阿姨嘛,文化水平不高,一天到晚扫地拖地,能有什么想法?这想法就有点老古董了。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信息满天飞,谁还两耳不闻窗外事啊?这位阿姨可不就是个例子,她知道的信息,估计比一些坐办公室的白领都多。
所以说,别再用老眼光看人了。“宝马车和拉车的”那事儿,大伙儿还记得吧?专家一张嘴,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,结果翻车翻得那叫一个惨烈。
说白了,现在大家的见识都不一样了,谁还不是个“明白人”呢?九年义务教育可不是白上的,就算没上过大学,也能明白不少事儿。这位阿姨,可不就是利用了这一点,把自己的“不起眼”变成了优势。
这事儿也给那些领导专家提了个醒,别总觉得底下人啥也不懂,人家心里跟明镜似的。以前那种“人傻钱多速来”的套路,现在不好使了。
当然,这事儿也暴露了我们安全工作的一些问题。杂工、临时工,这些岗位看着不起眼,却可能是安全链条上的薄弱环节。怎么加强管理,堵住漏洞,是个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。
有人说,要加强背景审查,这个当然重要。但更重要的,是得让人家有归属感。你想啊,如果一个人对单位、对国家都没啥感情,那出点啥事儿,也就没啥心理负担了。
所以,提高待遇,改善工作环境,这些事儿也得抓紧办。别总想着用最低的成本雇人,到头来,花的钱可能更多。
还有就是,安全教育也得跟上。现在间谍活动的花样越来越多,得让大伙儿擦亮眼睛,别被糖衣炮弹给忽悠了。
这事儿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。一个保洁阿姨都能当间谍,说明我们的安全防线还有漏洞。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,赶紧把漏洞补上,才是正经事儿。
归根结底,安全这玩意儿,不能只靠制度,还得靠人。人心齐,泰山移,大伙儿都把安全当回事儿,那啥牛鬼蛇神也甭想兴风作浪。
一句话:别小看任何人,也别忽视任何细节。